|
广州·麦肯美式快餐培训中心 广州·麦肯美式快餐创业交流中心
首页|
|
课程介绍| | 问题解答| | 产品展示| | 加盟园地| | 开店必读| | 行业交流| | 请您发言| | 关于我们| | 联系方式 |
培训信息 |
![]() |
|
洋快餐逐鹿港城
投石问路“试水”港城 烟台人对洋快餐的印象,来自于两个名字———“肯德基”和“迪迪汉堡”:1997年8月10日,肯德基在烟台商城开设了烟台的第一家店,将“洋”快餐的概念介绍给烟台市民;随后,11月8日,来自于美国的洋快餐品牌迪迪汉堡也进入烟台。与肯德基不同的是,迪迪汉堡在北美一向以投资谨慎出名,此次却把进入中国第一站的赌注押在了烟台。 虽然两家“洋”快餐在烟台的店面都不小,但他们的“胃口”似乎并不大,烟台新店的使命,更多的是“投石问路”:试探烟台市场的水有多深。的确,彼时的烟台市民,由于消费习惯、经济收入等原因,对“洋”快餐并不认可。但是,作为美国饮食文化代表的肯德基等“洋”快餐,毕竟有着巨大的国际号召力,很快,烟台市民就接受了“洋”快餐。虽然肯德基烟台商城店是省内面积最大的单店,但仍然不能满足市民的需要,人们为了能吃上肯德基,甚至要排长队,最多时肯德基客流量每天超过1000人次。迪迪汉堡的情形,也大致如此。 两年后的1999年,迪迪汉堡趁热打铁,将触角伸到了芝罘区以外,在开发区建立了第二家店。而肯德基则在等待着最佳的扩张时机。 竞争激烈杀机四伏 如果说,前几年,“洋”快餐对烟台市场还抱有一份“怀疑”的态度,那么,通过几年的市场磨砺,“洋”快餐显然已经摸准了烟台市场的脉搏,并最终下定了大举进军烟台的决心。 在烟台市场蛰伏了五年之后,肯德基终于挥出大手笔,在2002、2003、2004、2005四年的时间里,一口气在烟台开设了6家店。肯德基的扩张,引燃了“洋”快餐进军烟台的战火,更多的“快”餐接踵而来。2003年9月,国际快餐品牌麦德夫落户烟台。而麦当劳在2003年12月进入烟台后,近日又宣布在烟台开设第二家店。“洋”快餐纷纷表示:“烟台是个好舞台!” 随着“洋”快餐品牌蜂拥而来,烟台市场一时间“杀机四伏”。虽然比肯德基晚来烟台6年,但麦当劳却“来势汹汹”,在进入烟台后的2004年,就“虎口拔牙”,从肯德基手里抢来了一大块“蛋糕”,市区市场规模接近肯德基的一半,使肯德基顿觉压力增大。然而,有关人士也指出,虽然麦当劳发展迅猛,但以肯德基今日之实力,短时间内,很难有人撼动其市场“大哥”的地位。未来几年,烟台“洋”快餐市场呈现的依然是麦当劳以攻为主、肯德基攻守兼备的发展格局。 与肯德基、麦当劳面对市场竞争时所表现出来的“气定神闲”相比,迪迪汉堡、麦德夫等“洋”快餐的日子则没有那么好过。迪迪汉堡目前在市区份额大幅萎缩,地位江河日下,已难复往昔风采。势急之下,迪迪汉堡只能转攻烟台县级市场,在2003、2005年,分别在莱山、福山、牟平开店,加上此前开设的开发区店,迪迪汉堡县市区店的数量已是芝罘区的两倍。 潜力巨大强者为王 虽然烟台“洋”快餐市场竞争日益激烈,但迪迪汉堡还是决定把中国的发展重点放在烟台。与迪迪汉堡一样,对烟台市场早已胜券在握的肯德基、麦当劳等“洋”快餐,也谋划着在烟台市场的新的投资战略。 从几年前的“投石问路”到如今的“下定决心”,“洋”快餐在烟台市场的投资变化之大,令人深思。因为今天“洋”快餐所面对的烟台市场环境早已今非昔比。一位业内人士说,1997年,我市的“洋”快餐市场规模仅百万元左右,到了2003年,就达到了4000万元的规模,2004年又达到6000万元左右,每年以50%%速度递增。而迪迪汉堡有关人士更乐观地预计,烟台的“洋”快餐市场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,未来的规模将几倍于今天。 人们的乐观情绪,来自于以下几个不容忽视的因素。首先,我市经济每年以两位数的速度递增,2004年 G D P达到1639亿元,跃过济南位居山东省第二位,发展速度位居沿海开放城市之首。城市整体经济实力的提升,将会推动餐饮业的进一步发展。其次,烟台市五区总人口达168万人。未来几年,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,五区人口还将会进一步增长。这必将为洋快餐的发展,提供巨大的消费支撑。第三,烟台的老百姓钱袋子日益鼓胀。2004年,我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0803元,同比增长10.4%%。收入多了,老百姓用于消费上的支出也多了。更重要的是,在饮食消费上,烟台市民舍得投入,并热衷于消费国际知名品牌。对此,肯德基的一位人士信心十足地说:“未来几年,烟台洋快餐市场必将会好戏连台,有实力的企业,将会有更多的市场机会!”
|
版权所有©广州麦肯基美式快餐培训中心 |
友情链接 |